标题:2023年全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 |||
索引号:57063245-6/2023-00015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信息分类: | ||
概述:2023年全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 |||
成文日期:2023-04-25 14:10:42 | 公开日期:2023-04-25 14:10:42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2023年全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推动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创新引领年”为牵引,深入实施党建引领提质、就业扩容提质、社会保障改革提质、技术技能人才引育提质、劳动关系治理提质、政务服务创优提质、风险防控筑堤提质等7项工程,抓重点、补短板、夯基础、优服务、提质效、树品牌,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党建引领提质工程,全面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人社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人社领域落细落实落到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团结奋斗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以实干展现新作为、靠实干交出新答卷”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好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
(二)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盟委组织部开展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政治建设标准化、思想建设常态化、组织建设规范化、作风建设长效化、制度建设科学化。深入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常态化展示党员风采,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勇于攻坚的党员干部队伍。将民族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工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争创第八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三)强化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职责。强化各业务板块、工作领域协调联动,加强与有关部门横向联动,提升整体效能。印发《促进边境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边境地区人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自治区人社厅“手拉手”结对联系基层工作机制,创新“机关+基层”模式,深入开展下基层、结对帮扶、“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中体现价值、展现作为、贡献力量。健全重大决策调研、听证论证、群众诉求办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持续开展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在窗口服务单位全面实施“亮徽章、亮身份”行动,大力推行“菜单式、点单式”和“送上门、沉下去”服务模式,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设立人社服务专员,主动对接、走访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有针对性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四)创建政治型、服务型、实干型、文明型、廉洁型“五型”机关。通过持续创新“活”思维、“活”内容、“活”形式,打造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平台载体,增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探索符合实际、直抵人心的方式方法,拿出务实管用、富有成效的举措手段,使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做有抓手。继续开展基金资金管理问题、数据治理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把专项整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实施就业扩容提质工程,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一)抓重点群体。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高频次、常态化开展各类招聘活动,落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服务帮扶“131”举措,力争年底前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5079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精准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兜底帮扶,年内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农牧民累计转移就业7.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二)抓载体建设。加强零工市场建设,上半年,每个旗县市(区)至少要建设1处基础设施有保障、规范管理跟得上、公共服务有温度、就业效果明显的零工市场,盟局将组织开展等级认定。
(三)抓基层服务。依托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全盟71个苏木乡镇、8个街道、169个社区挂牌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开展“下沉式”公共服务。综合评估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带动就业情况,相应给予奖补或撤销。
(四)抓创业示范。全面推进创业园区提档升级工作,鼓励以“园中园”形式设立专区,提高重点群体创业积极性。围绕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园区规模效益等情况,以现场会形式开展擂台比武。落实各族群众联合创业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园并落实房租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惠民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2年内最高300万元的贷款,按规定落实贴息政策。
(五)抓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职业院校、民办培训学校作用,多层次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950人次。通过“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自治区级和盟市级示范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大力推行订单、定岗、定向培训等培训模式,打造和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培训品牌。加强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做好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三、实施社会保障改革提质工程,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一)抓试点示范。选择东乌旗、西乌旗开展嘎查村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鼓励农业合作社、特色农业产业为社员给予居民参保缴费资助,争取爱心企业、个人及公益慈善组织资助居民养老保险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其他地区参照实施。
(二)抓全民参保。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大力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重点加强矿山、交通运输、加工制造等行业工伤保险参保,着力推动企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参保。年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71万人,参保人数达到72万人;工伤保险新增0.15万人,参保人数达到14.92万人;失业保险新增0.5万人,参保人数达到10.8万人。
(三)抓待遇发放。切实规范待遇发放,在全区待遇计发基数和记账利率公布前,对当年新退休人员进行养老待遇预核定及预发工作。同时,会同财政部门开展好防范社保基金资金挤占专项行动。
(四)抓基金监管。加强基金运行动态监测预警和精算分析,完善基金申请计划和拨付机制,积极应对基金支付压力和运行风险。各地设立专职基金监督岗位,严格经办岗位管理权限和内部控制规范。
(五)抓经办能力。加快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利用门诊就医、公交出行等数据实现“静默认证”“政策找人(企)”。推进社会保险待遇、补贴资金全部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积极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扎实整改人社领域各类统计数据不真实问题。
四、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引育提质工程,深化人才人事制度改革
(一)抓人才引进。实施“人才+项目”引才模式,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引育人才奖励支持工作。立足当地特色和产业优势,推动招商与引才深度融合,科学精准引进所需人才,突出吸引带技术、带团队的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优质项目入驻,多点发力引才聚才。
(二)抓职称工作。扎实开展初中级职称评审备案管理工作,做好高级职称申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各项工作,年内,新增专业技术人才800人以上。在职业牧民初级职称评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高级职业牧民职称评审试点工作。
(三)抓技能人才。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加大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力度,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序推进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900人以上。提早做好参赛准备,力争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全区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印发锡盟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四)抓人事管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职务聘任、公开招聘、职称评聘等工作,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中小学、农牧林水、乌兰牧旗岗位设置工作。统筹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各项人事考试工作,确保各项人事考试安全稳定进行。
(五)抓工资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保障医务人员合理薪酬待遇。推动工资审批信息化全覆盖。推进启用“全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各旗县市(区)按时上线,实现全盟覆盖。
五、实施劳动关系治理提质工程,持续加大劳动监管力度
(一)抓治理效能。重点推动人社工作全领域、劳动用工全链条监察执法。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探索建立适应新业态的协商机制。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加强劳务派遣全链条监管,强化国有企业用工指导。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健全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密切关注重点行业企业规模裁员风险,及时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
(二)抓劳动监察。推动“治欠”向“防欠”转变,做实盟旗两级政府和国企投资工程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台账和农牧民工实名制信息台账,推进农牧民工工资保证金应缴尽缴,强化源头治理管控,年内全盟劳动保障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做好国家、自治区2022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并组织开展盟内考核。
(三)抓调解仲裁。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调解仲裁和诉讼衔接机制,优化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判决“一站式”服务,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仲裁”平台,强化办案指导和监督,提升争议多元处理能力和按期结案能力,调解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调解率达到60%以上,仲裁终结率达到70%以上。
(四)抓工资调控。强化工资指导线和企业薪酬调查与信息发布制度的衔接,为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引导。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落实好高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国有企业科技人才薪酬激励等政策。
(五)抓矛盾化解。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属地责任,最大限度推动群众信访事项在县域及以下得到妥善解决,坚决防止出现极端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加强舆情引导和处置,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
六、实施政务服务创优提质工程,切实强化人社服务保障
(一)抓服务体系。加强建设业务系统统一、服务渠道多元、上下协调联动的线上线下服务新格局,加强各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抓线上服务。认真对照梳理盟人社局梳理的183项政务服务事项,坚持旗县级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用好自治区“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中“云招聘”“直播带岗”等功能,打通线上就业服务“堵点”。
(三)抓线下服务。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向下延伸,推进“就近办”,最大限度将服务体系延伸到街道社区、银行及邮政网点;推进“异地办”,完善“全盟通办”事项清单,承接好异地受理办理;推进“上门办”,针对特殊群体积极开展上门服务。
(四)抓服务模式。加大信息化手段运用,推动更多人社服务无感智办,最大限度惠企便民。今年围绕加强人社公共服务召开现场会。
(五)抓人员配备。确保每个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每年至少安排1名“三支一扶”或社区民生志愿者专职人社工作,壮大基层公共服务力量。加大对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人员,尤其是嘎查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力度。